河南省住建廳出臺新政:全省逐步推行住宅全裝修(全文)
來源:http://www.kx488.cn/news/3.html 更新時間:2019-02-12 點擊次數:3040次

6月30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河南省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目標:到2017年,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標準體系、政策體系和項目監管體系基本完善;培育3-5家大型建筑構部件生產企業,探索建立一批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建筑產業園區和基地,初步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集群;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全省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單體預制化率達到15%以上。
鼓勵省內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設計、施工骨干企業融合,進軍建筑產業現代化領域。引導省內規模較大、技術能力較強的構件、商品混凝土、傳統建材、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向建筑產業現代化部品生產企業轉型。力爭到2017年底全省保障性住房工程中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面積不低于300萬平方米。
出臺《河南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管理辦法》,支持河南遠大可持續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杭蕭鋼構等先行建設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基地。把建筑產業現代化結構體系列入《河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創新項內容予以加分。建筑產業現代化墻材生產企業優先納入新型墻材專項基金項目扶持范圍。
什么是預制裝配式建筑?
簡單來說,就是“現場的事情工廠做,室外的事情室內做,高空的事情地面做,危險的事情機器做”。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來建造建筑,是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建成的建筑。
據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介紹,舉個例子,傳統建筑搭滿了腳手架,容易發生高空墜落事故,這種建筑可以不再搭建模板、腳手架;預制構件可以在工廠、地面做好,再現場吊裝。
數據表明,“預制裝配式建筑”可減少五成腳手架用量、材料損耗六成,除了節水節材、降低能耗等,材料回收利用率將達66%。
若各大建筑企業都有工業化建筑的生產基地,同時還有零部件生產廠,施工現場只需將部品拼裝組合即可,施工周期也將大為縮短。4個工人只需兩個半月,即可完成一幢2-3層單體住宅施工。
目前,北京、上海、沈陽等城市,已進行了“預制裝配式建筑”試點。
以下為文件全文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指導意見
豫建〔2015〕78號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建設主管部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市政建設環保局,林州市建筑業管理局:
建筑產業現代化是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信息化管理為主要特征,整合設計、生產、施工等產業鏈,實現建筑產品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方式。發展建筑產業現代化是建筑生產方式從粗放型生產向集約型生產的根本轉變,是衡量一個地區建筑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我省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3〕1號)、住房城鄉建設部《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建市〔2014〕94號)和《河南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豫政辦〔2013〕57號),推動我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穩步發展,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著力打造以綠色建筑為核心的建筑業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著力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以住宅產業化為切入點,以政府和國有投資的保障性住房及學校、醫院等公益性項目為突破口,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和施工能力,打造專業化施工水平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優勢的高效、節能、環保型產業集群,培育我省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基本原則。
堅持建筑產業現代化與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統籌規劃與重點推進相結合、循序漸進與示范帶動相結合和設計、施工、裝飾裝修一體化的原則,穩步推進我省建筑產業現代化。
(三)發展目標。
到2017年,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標準體系、政策體系和項目監管體系基本完善;
培育3-5家大型建筑構部件生產企業,探索建立一批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建筑產業園區和基地,初步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集群;
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全省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單體預制化率達到15%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技術標準體系。
依托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成立河南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地方標準編制委員會,2017年底前完成裝配式結構體系的設計、構件生產、裝配施工、竣工驗收、使用維護、造價管理和系統評價等一系列標準、規范和圖集的編制工作。編制河南省預制裝配式建筑通用部品標準,規范部品設計與生產,實現建筑部品標準化、模數化和通用化。分階段實施編制計劃,開展建筑產業現代化關鍵技術研究及集成示范,在此基礎上總結編發河南省相關技術導則,成熟技術及時編發地方標準;暫無標準、無技術導則的結構體系,可進行專項技術方案論證,出具專家論證意見等形式推廣應用。
(二)建立監管服務機制。
建立適應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2015年年底前制定完成河南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工程項目定額、取費、招投標、質量安全監管等制度。在設計取費和工程定額方面,提高預制裝配化項目的標準;在招投標方面,制定針對預制裝配結構設計和施工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在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方面,制定預制裝配式施工的工程質量安全過程監管和竣工驗收標準;在產品管理方面,建立建筑部品使用目錄,推廣應用國內外先進的建筑產業現代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定期發布推廣應用、限期使用和強制淘汰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目錄。
(三)開展技術創新。
增加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科研投入,扶持企業建立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中心。支持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建立技術聯盟開展建筑產業現代化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攻關,重點圍繞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的推廣應用開展標準化設計、部品構件生產、裝配施工工藝等技術研究,形成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應用成套體系。積極研發應用BIM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建筑產品全過程的追蹤、定位和維護。
(四)培育市場實施主體。
鼓勵省內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設計、施工骨干企業融合,進軍建筑產業現代化領域。
引導省內規模較大、技術能力較強的構件、商品混凝土、傳統建材、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向建筑產業現代化部品生產企業轉型。
吸引國內外綜合實力強、建筑產業現代化水平高的企業進駐河南,引領和帶動我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
(五)建設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基地。
按照優化資源、合理布局的要求,以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地區和優勢明顯的企業為主體,積極推動產業化基地建設。出臺《河南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管理辦法》,支持鄭州、新鄉、焦作等市先行建設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基地。支持有條件的地市建設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發揮示范、引導、集聚和輻射作用。
(六)組織試點示范。
以住宅產業現代化為切入點,選擇政府和國有投資的保障性住房和學校、醫院等公益性項目作為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示范工程,力爭到2017年底全省保障性住房工程中預制裝配式住宅建筑面積不低于300萬平方米。
